團契緣起

民國三十九年至四十九年是台灣教會史上最突飛猛進的時期。當時信徒與教會的數目,每隔幾年就以加倍的比率迅速成長。幾乎所有教會的人力、財力和精神都完全投注於開拓教會、訓練傳道人和造就平信徒。只有極少數的人注意到,福音工作應該在最具潛力的青年群中生根,在教會中吸引學生,訓練學生工作的工人,立好校園福音事工的基礎。

王錦源牧師就是這些最具使命感和高瞻遠矚的先驅者之一。

民國四十八年九月,據調查,全台灣省至少有四十名各地聖教會出身的青年考取台北地區的大專院校。而實際上到台北聖教會聚會的人只有四名。其中王牧師的孩子和姪子便佔了三名。其餘的人,除了少數到別的教會聚會以外,幾乎都「流失」在茫茫人海裡。

這四位青年,一方面四處訪問其餘的學生基督徒,一方面將整個情況向聖教會的最高主管──王錦源會督報告。

經過不斷的尋求和研商,王牧師鼓勵他們成立一個屬於大專青年自己的團契,一方面砥礪自己的信仰,一方面貢獻教會。

民國四十八年十月廿五日,在台灣一個弱小教派裡,終於產生一個大專校園福音工作初熱的果子──台灣聖教會大專團契,於台北成立。

在台灣青年宣教史上,值得一書的這一天,聖教會會督王錦源牧師,特地從台中趕赴台北,親臨成立大會,並證道勉勵。

備受批評

團契成立後不久,便陸續聽到些不諒解的聲音,繼而在台灣聖教會的議會中,靈友成為被批評的資料,團契成為被公開指責的對象,受了不少委屈。
也許是團契青年人血氣方剛,忍耐功夫不夠,在一次團務推行委員會議中,有幾位幹部因覺得總是被攻訐,乃忍無可忍倡議團契脫離台灣聖教會獨立。
但儘管當時遭受攻訐,若去了這「苦杯」,團契恐怕不會這麼團結,生存的意志也不會這麼堅忍。誠然,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祂叫萬事互相效力,為要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綜合當時對團契不諒解之因是有些先輩對「大專」兩字有意見,尤其見其冠於「團契」之上,更萌排斥之感。他們擔心這個團契有朝一日會發展成台灣聖教會的知識份子集團,而形成教會中的「第三勢力」。

這些前輩之顧慮至為周密,動機實為至善,但他們忽略大專校園屬靈情況的荒涼,也未能展望未來教會復興的需要,與這個團契對大專青年是多麼迫切需要。

另有些深謀遠慮的先輩以為這個團契是當時幾個熱昏了頭的幹部在支撐著,因此,團契也會隨著這幾個「元老」的畢業而瓦解。直到今天,時間總算作了最好的答案,也證明團契的成立實為神的美旨。

流浪結束

民國五十年六月,團契作第一次的遷徙,在新生南路何恩惠小姐的客廳聚會。到翌年十月,由於契友人數增多,何小姐的客廳容納不下;為了節省開支,契友「跋涉」到松山,借用松山浸信會聚會。民國五十二年,由遠東宣教會補助,在羅斯福路租屋作為「團契活動中心」。

赴美行醫的第六任團長陳柳江曾回憶說:「當大三時,何恩惠教師到台北,團契便利用她在新生南路三段的小房間裡聚會,每星期一、六是查經,星期日是英文崇拜,彼時才真正體會到弟兄姊妹相處是何等善、何等美。初上大四,生活漸有改變,我對團契有進一步的認識及對事工有負擔,體會到主愛的偉大,同時認識自己的渺小並謙卑下來。在學校中曾接任的社團工作與團契的事奉相較之下截然不同,在團契裡一切以愛心為出發點,弟兄姊妹水乳交融,合作無間。」

第五屆契友大會後,契友們鑒於羅斯福路二段的聚會地點位於交通要衢,喧囂吵雜,且租金昂貴,因而決定搬家。費時月餘,看過不少房子,跑過不少路,才找到一間比較便宜、交通方便的房屋,之後,幾位弟兄利用四天的春假,充當苦力、木工、瓦匠、油漆匠、司機、三輪車夫、建築師等等;將團契由羅斯福路搬到龍泉街八十四巷十六號。

弟兄姊妹深深的體會到找房子的困難,搬家的麻煩,如此長久以後,總不是辦法,就期待有一所完全屬於自己的活動中心,安定下來結束這種流離不定,寄人籬下的生活。

兩年之間,由於大家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弟兄姊妹愛心的代禱,及聖靈的感動,不僅使契友們在屬靈上更有追求,興起了許多愛祂的兒女在校園做見證,不斷加添得救的人數在團契中間。

聚會人數的增加使當時的據點嫌窄了一些,加上房東曾經登報,有意賣掉房子,所以又面臨搬家的問題,於是契友開始將此事擺在神面前,求神依祂旨意成全。

民國五十四年九月,契友們認為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聚會場所,不僅是為了校園工作的急需,且是為了福音廣傳、教會聯繫和未來子弟們。北部團契故許滿勇主席奉獻生前醫藥費的一部分一千元作為建築基金之濫觴,然後團契在郵政劃撥的設立上順利完成,為建築事工解決收款問題。

該年開學後,在學契友實行月定奉獻,開始進行建堂奉獻,在每週日的主日晨禱,更是獻上迫切的祈求,求主將此異象放在每位重生得救的契友身上,好叫大家能在此聖工上有負擔與感動。

一九六六年過新曆年的前一次週末聚會,周英明執事簡短有力的證道,在場將近三十位的大專學生全體跪下同心為學生中心的建築事工獻上懇切的禱告。雖然團契都是學生,沒有足夠的財力,沒有強而有力的經濟背景,但相信向那厚賜眾人的天父祈求,凡事都能做。

對當時團契的景象,陳柳江弟兄有過如下的敘述:「去年十月底新學期開學以來,首先團契裡的佈置有了更換,力求集會空間增大,以後逐次發生了幾種現象,椅子雖有增購。好似短少了不少,椅子形狀依舊,但總感到比較小,抑或是自己本身發福緣故,坐在椅子的兩條腿老是不舒服,緊繃著不知如何擺佈才好。

二足踝挾在前後椅腳間,動輒發響,站立走動筋骨,學會丹田納氣,疊骨縮身。並以蟹行讓路,以避免接踵摩肩之苦,公用聖經聖歌也有不敷使用現象,發生多人共用情形,連上廁所也要排隊。因這緣故,有負擔建堂的契友多了,於是契友們同心禱告迫切呼求,求神賜給我們寬敞的會堂。」

在該年三月二日林信觀和洪瑞敦兩位弟兄利用短短的幾天寒假,到高雄、台南、鳳山募捐,由於該地教會都在建堂中,所以這兩位弟兄臨時決定也到屏東、潮州募捐,就在他們從鳳山下到屏東的路中,發生車禍,一位下頷縫了好幾針,另一位膝蓋受傷,好幾天不能自由行動。但是這件事並沒有叫他們灰心,且更加仰望、倚靠主。

每月在學契友的月定奉獻,由六百多元一直增加,甚至超過一干二百元,對在學生而言,實已盡了力。三月十三日第七屆契友會的主日崇拜獻金全部移作學生中心的建築奉獻,當天在奉獻箱內收到約九百元的現金及一條十八K 金的十字架項鍊,雖然這數目在世人眼光不算什麼,卻是契友們愛主而節衣縮食的奉獻。尤其那條項鍊在神的眼光深信比富人手上的金戒指、鑽石更寶貴,更蒙神的喜悅!

第一次購屋

第七屆契友大會後的同日下午成立了建堂委員會,具體地討論建堂事工,並分頭進行接洽各處新房址之事。為這事工,周英明輔導和契友們費盡心血,仍然得不到合適寬敞、物美價廉的理想新場所。到了緊要不能再緩的關頭,周輔導一口氣在同一日同一報端上剪下三份座落在龍泉街房地產廣告。在三月廿日成群契友一一探視各間房子,最後在龍泉街六十六巷十號找到了建坪五二.八坪的寬敞房子,位置距原活動中心不遠,價款十八萬元,於七月底錢貨兩訖。擬定二萬元修繕費,所以總共須要二十萬元。

截至三月廿日。契友的月定奉獻和建堂奉獻,以及向各信徒募捐所得,已有現金一萬五千多元,預約募款有七萬多元,不足款額尚需十二萬元。
團契自成立之後,神一直在祝福,在各種需要上。從來沒有使團契有過一點缺乏。二十萬元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在短期間內要拿出這筆款項實在非常困難,建堂可以說一個完全憑信心的工作。

在該年六月廿六日至七月卅日,周英明輔導和陳政弘總幹事,分別在台北、開山、安樂、台南、高雄、鳳山、屏東、潮州、台中和新竹聖教會,向當地畢業契友公開募捐,不但募得購屋款項,而且有餘。團契將會所產權登記在財團法人台灣聖教會名下。

靈命建造

六○年代的台灣人口正迅速增加,傳福音除注重「質」方面靈性的造就外,對於「量」的大眾傳播也較為重視。依據當時基督徒在台灣之百分率計算,每年至少增加約六千名基督徒,其中只有二八○名為大專學生,以此數目和每年大專聯考報名人數二萬多名相比較,數日之少令人瞠目咋舌,是以在莘莘學子廣大校園中,如何使福音廣傳,是當時團契所注意的方向。

團契的成立即因洞穿校園工作的重要,不出所料,各教派隨後紛紛普遍重視校園工作,由他們在大專院校周圍的設施及專門輔導人員駐會情形,可見關心之端倪與當時的趨勢。而團契從事校園工作力求幾方面的努力:

一、靈性增長
契友大多為各地聖教會信徒子弟,離鄉背景出外求學,在外舉目無親,獨立自主;父母的叮嚀則鞭長莫及,再加上此時年紀如遇外來世界的誘惑,容易偏離正道。而團契針對此需要,希望在彼此砥礪,諄諄善誘,潛移默化之下,在真道上有所得。

二、人材儲備
無可諱言的,地方教會對契友期望之殷,督促之嚴,真使團契誠惶誠恐,惟怕辜負重望。各人能力恩賜不同且有限,只有分工合作,竭盡天職,才能達成聖工。

三、大家傳福音
在團契集會的契友,來自四面八方,幾乎所有學校都被包括在內。契友站立在自己的崗位上,以福音單張、口舌、行為或佈道會等向周圍同學傳揚福音,對附近鄰居朋友也是這樣行,極力效法聖經上的教導:「對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有時雖不能馬上看出果效,但深信已盡了播種之責,來日的萌芽結果,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四、聯繫各教會
以前各教會間的聯繫,只限於少數幾人,而契友來自各地,間接地是各所屬地方教會的「播音器」,再藉刊物交通,使各教會的距離縮短。了解更深。
老契友吳佑星曾感喟的說:「十年來前輩契友們歷盡滄桑,飽嘗流離之苦,在極艱辛的環境下建立起團契,以致於今天我們有屬於自己的地方崇拜;在團契,我學到了種種功課,也尋到永遠的生命;且深深體會神的恩典和畢業契友們的苦心。誠然『創業維艱,守成不易。』我們不但要向神負責,向畢業契友負責,更須向未來的契友負責。前人種樹,今日我們得以蔭涼;如何更進一步的經營、澆灌,讓神的殿更加興旺,使以後的契友們在此得造就,實是我們每一位契友應有的責任。」

北部團契建堂

民國六十九年,團契的人數已愈來愈多,晚到的人椅子不夠坐,只好站著,碰到下雨天,或進行分組活動時更是不方便,原來日本式的房子已不敷使用,經開會結果,便決定建造新堂,預估全部工程費其二百九十萬元,不包括內部的設備費(八十萬)。四月初開工,一切工程順利進行。

自從北部建堂的呼聲傳遞出去後,各地的契友及關心團契的人,都紛紛參與,收到數不盡的愛心奉獻。如師大美術系畢業契友陳麗英,雖當時人遠在澎湖教書,心中仍時刻惦記團契所需,在繁忙的教學、教務工作中,抽空畫了六幅圖畫給團契義賣,所得充作建堂基金;此外由團契及國防弟兄組成的詩班常到各教會獻詩,並推銷錄音帶。這種主內一家,彼此相愛的心實令人感動。

民國七十年五月,團契搬入新堂,同月二日晚上舉行第一次聚會。有一百三十五人參加,是那年人數最多的一次聚會。周英明輔導即勉勵全體契回顧從前契友學習馬利亞奉獻、服事、愛主的心志,為主發光,贏得更多的靈魂。

北部團契建堂的完工與啟用乃代表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始,也代表著神的恩典與賞賜,承繼使徒們留下的一個古老使命──宣揚福音,迴蕩在需要與渴慕的各處。

上一代的人親身經歷了神的大能,也蒙受神許多的恩典,一起建造禱告的祭壇,成為團契的根基,下一代的弟兄姊妹進入這個團契後,亦當如以色列人勇敢地面對一切的挑戰,並靠著神得以進入迦南美地。不但一代接一代承受流奶與蜜的豐富,並能實踐與傳遞這古老的使命,尋回許多失喪的靈魂,讓神的話彰顯人心。

User login